2007年7月15日 星期日

中產階級的戰爭

在上一篇 "大家都站著" 稍稍一吐身為現代高科技從業人員的苦悶之後, 正巧商業周刋 7/16~7/22, 第 1025 期出現一篇書摘, 名稱為標題. 而商周下的標題更聳動: "政府與企業 夾殺中產階級". 是由杜博思 (Lou Dobbs) 所寫, 由大是文化所出版. 在本書中恰好為我的想法提供了一些比較具體的數據, 與歷史演變的脈絡. 當然, 在本書中是講美國的狀況, 直接了當地批評了政府和企業!

我一看與我心有戚戚焉! 一個市井小民的親身感受, 竟和地球另一端的著名作家得出同樣的結論. 當然, 這本書也許是被視為美國保護主義的一個聲音而已. 很多其它學者也許會提出他們其它想法. 政府和企業主一定也會有他們不得不然的理由! 大家都是被看不見的手操控著, 不是嗎?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大家都站著

我很喜歡經濟學. 在大一時選修經濟學時, 我就覺得充滿了樂趣! 後來也陸陸續續買了一些書來看, 像是熊秉元的介紹經濟學的書!
他的文筆雋永, 一篇短文能從一個生活的小例子開始, 演繹出提供一種異於平常想法的思考! 是啊, 就是這種提供不同思考角度, 讓我對經濟學一直很著迷, 如果我能在50歲退休, 我會考慮繼續研究經濟學!

熊秉元很早以前有一本書, 書名是 "大家都站著", 也是其中一篇文章的篇名.

這篇文章的大意是在球場上, 假設每個買票進去的人都有位子可坐. 大家都想看清楚球賽. 但因為身高位置等因素, 有些人就沒有辦法看的很清楚, 於是有人就站了起來! 站起來的人, 當然享受了比較好的視野, 但也影響其它人的視野. 漸漸地, 周圍受影響的人都站起來, 最後可能導致全球場的人都站了起來. 因為大家都站了起來, 所以一開始站起來獲得的好處在大家都站起來之後, 就消失了. 因此大家都站著, 和大家都坐著所看到的是一樣的. 可是站著比較累, 也沒有人敢再坐回去! 結果大家都比以前累, 可是視野還是一樣!

在經濟進步的台灣, 大家都覺得生活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我卻覺得, 我們日子真的有比我們上一輩子好嗎? 以前是大部份家庭是爸爸工作就可以養活全家. 現在卻要父母同時外出工作, 才能應付家庭所需! 為了支付小孩的養育, 高漲的房價, 大部份人也是要工作到退休. 和我父母的年代, 似乎並沒有好上多少! 但在我父母的年代, 加班的狀況其實很少, 有也必然有加班費. 六日休息更是每間公司的常態!! 如果真的很努力的加班, 作為子女的我們, 也可以感受家境每天在變好.

但現在呢? 加班沒有加班費是常態了, 六日工作也是上級評斷你的標準, 你每天日夜辛勞, 好像也感受不到自己的薪水可以追上物價的飛漲! 也許在物質享受和方便性比以前好, 但我們也更依頼這個經濟體系! 如果我真想回去找一個只求溫飽的工作也不可得!! 以前的人可能因為在外地工作, 無法享受家庭之樂. 現代人明明家裏就在同一個城市, 也不見得有辦法可以在孩子睡前回家! 高鐵通車了, 雪山隧道通車了, 也有人開始在吵蘇花高了, 一條條更快的運輸通道, 把不同地域的人拉近了, 自己身邊的人卻推遠了!

台灣的百姓大家都站著了!

繼亞洲四小龍站起來之後, 中國這個巨人也站起來了. 他站起來之後, 先站起來的人大家就辛苦了. 不只我們, 包括美歐都受到影響. 所以在這期(1024)的商業周刋的客座總編輯梭羅才說: 中國摧毁全世界的中產階級.

這就是 M 型社會.

四小龍中, 新加坡以有效率的政府, 帶領人民和巨人競爭. 而台灣人民, 在政客的惡鬥下, 只能自求多福了!!

另外, 在我大一時, 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 經濟學追求資源的最有效利用. 因為人們追求最大利益, 所以會對資源作最有效的利用. 但是, 追求最大利益, 是不是會造成對自然資源的濫用?

這個問題, 因為當時不懂, 也許問了, 但我也聽不懂或不認同. 真正嚴格的經濟學推論都要有一定的論述. 讀過很多大師的文章. 我記得好像也看過反駁我的想法的文章. 大章是那個看不見的手, 會透過市場機制. 比如說: 市場資源因為稀少, 所以價格會上漲, 而價格上漲, 自然人們會減少使用或找尋替代方案.

但以身在製造業的親深感深, 深覺得 "大量生產", 追求 "經濟規模", 真的造成好多浪費.

相信很多和我同一個年紀的人, 都會對父母家裏放了 2-30 年的笨重的, 綠色的, 鐵製大同風扇有很深的印象. 除了堅固耐用, 我相信那時很多電器行都有師父會維修這種風扇. 大同公司搞不好都有在出相關的零件或維修部門.

但是現在呢? 一台印表機搞得比墨水還便宜, 用過即丟? 液晶電視的面板, 不論你買多好, 大概五年就要壽終正寢? 你隨便送個電器行, 我想信你馬上被趕出來. 我的一台筆記型電腦, 不到五年, 只是一個開關鍵壞了, 因為已經 fades out 了, 零件已經沒有生產了, 其它部份都好好的, 竟只能讓它安樂死?

再以我自己從事 embedded system 而言, 裏面有個零件叫 Flash. 都有一個固定的 erase 次數, 或 10萬次, 或100萬次. 只要你開機, 即使沒有任何使用, 它還是會固定一段時去 erase. 所以只要次數一到就會壞掉. 也不是全部壞掉, 只有 Flash 的某個一小塊會壞. 只要那小塊壞了, 這整台機器就掛了, 無論你這台機器是多貴重的機器!

為什麼不換 Flash, 或作一些調整呢? 如用大一點的 Flash, 讓它可以有兩塊備份, 壽命就會延長一倍, 或是一些演算法, 讓它可以避掉壞掉的地方?

因為 "沒有利潤", 因為 "不合成本", 因為 "沒有量", 因為 "沒有經濟規模","Schedule 來不及",....: 這每個理由都是這麼正當!

所有公司在建立專案時, 都是預估要賣多久, 要售後服務多久. 在選購零件時, 就要選 "在年限內壞得機率夠低"的 "最便宜" 零件就好了. 要不斷推出新產品, 舊產品在在某年限後, 因為維護成本太高, 而讓它消失也是在現代公司很光明正大的行為!!

所以, 現代電子產品, 作得再精緻, 如 Apple 或 Sony 的產品, 也沒有辦法像上一世紀的鐘或機械表, 可以成為藝術品而傳之久遠!

這也可以描述我對台灣品牌 "瀚斯寶麗 (Hanspree)"液晶螢幕的看法: 雖然外型設計的很美, 可是實在太貴了, 而這個螢幕用個五年也差不多了!! 無法傳之久遠!! 難道以後要擺好看的? 現在即使是 Sony 或 Apple, 也沒有敢保證它的液晶螢幕沒有暗點了, 何況其它呢?

"傳之久遠", 也許是個落伍的觀念. 而曾幾何時, 不再有產品的宣傳是 "堅固耐用". 就現代公司的經營哲學而言, 價值在帳面上的數字, 不在於它的產品的傳世價值! 況且, 每個公司賣出的產品 20 年才壞, 那公司要靠什麼成長? 大量生產把產品賣得比人工修理還便宜, 可是製造產品要消耗自然資源 (服務和創意產業等不算), 而大部份的修理比較不耗費自然資源! 或說, 至少我們可以選擇耗費比較少自然資源的方式修理.

本來經濟學的一個好處是, 人們可以有更多元的選擇. 可是現在我們好像連選擇要修理我們的古董電器的選擇都沒有了!! 當然我的意思是指付出可以接受的代價下!

現在電子產品也入侵汽車. 當然這也是好事一椿. 可是如果車廠沒有承諾要永久支援, 再貴的車子可能一塊板子上的 某顆 IC 掛了就不能動了! 不像現在很多古董車是機械式的, 還是有師父可以打造相同的零件替換, 還是可以上街跑!! 現在很多修車廠可是只要沒有原廠的電子檢測系統就無法修車了! 所以再過一百年, 很多現代出廠的名車, 可能都 "僅供觀賞" 了, 反而是西元 2000 年前的車還可以跑, 豈不怪哉!!

況且, 凡事都精密化, 半導體化, 奈米化的結果, 雖造就了更多的先進運用, 可是一般人因為買不起設備, 最後也只有原廠才有辦法查原因和修理了! 而在 "追求最大利潤" 的經濟學定理下, 廠商一定會建議你買他們最新的產品!! 對消費者付出的金錢而言, 也的確比較划算!

而為了 "大量生產", 各公司莫不費盡全力宣傳, 教育消費者, 新的更好! 但是沒有人去教育消費者, 如何把他們手中的現有的東西發揮到極致!!

我相信全世界每個人手中的電器, 都有發揮不到一半的能力!! 為什麼呢?

1. 在設計端, 因為規格化, 本來就會犠牲掉一部份能力! 在選擇時, 本來就會有一點浪費!
舉例而言: 因為現在買不到 2MB 的 DRAM 了, 因為在最大利潤的追求下, 廠商只願意買最大, 利潤最高的那幾種規格, 即使我設計的產品不需要那麼大, 我還是要買 32MB DRAM! 因為買不到, 或反而比 32MB 更貴. 而一整個產品零件那麼多, 全部搭配起來, 各種浪費可想而知!

2. 在消費端, 很多使用者不知他們所買東西的功能有多少?
廠商只想讓消費者把錢掏出來, 並不想教消費者認識他們產品的所有功能!! 廠商只願花錢請名模搞宣傳, 不願花錢請講師來教大家各種使用方法, 光是一個 Excel, 有多少人用到它的 80% 的能力呢?

而現代軟體的發展, 也在對自然資源的浪費推波助瀾! 有多少硬體廠商引頸期盼 Microsoft 的 Vista 呢? 而在電視上不斷宣傳它的好處在哪兒呢? 重點就很很炫的 Aero 而已吧, 有多少人關心它的安全性改善多少呢? 要實現 Aero 的功能, 要一舉把 DRAM size 從現在 XP 的 512MB 增加到 2GB. 但是當我不想要 Aero, 仍要用原來的 512MB, 卻沒有選擇! 甚至 Microsoft 要切斷 XP 支援都只是早晚的事而已!!

從年中開始, 我想我要買到內含 Windows XP 的 Notebook, Desktop 好像也沒有選擇! 咦, 經濟學原理不是告訴我會有多元的選擇嗎?

現代 Embedded system, 內含韌體. 有很多公司的產品升級, 換換韌體就可以有新功能了! 但是廠商只願意出 bug-fix 的新版韌體! 以 Wireless AP 為例, WDS 功能, 只要用 Open Source 的 OpenWRT 就可以讓我的老爺 AP 有 WDS 功能了! 我記得以前 modem 的 33.6 kbps 時, 美國的名牌 Robotics, 有出了版韌體可以升級到 56kbps! 但是有多少廠商願意為了已經賣出去的產品呢? 有又多少廠商會願意為了停產的機器出更新版呢?

如果沒有誘因, 在賣越多硬體越賺錢的邏輯下 , 資源自然是浪費掉了!

如果設計之初, 機構的材料選稍微貴一點, 但是壽命是兩倍! 如果 Flash 是選擇 erase 次數是 100萬次而不是 10 萬次. 如果 FW 設計多考量一些, 如果...., 這麼多如果不會出現, 因為 "cost down", 因為 "time to market", 因為 "價格競爭"!!

所以, 我對 Open Source Embedded Firmware, 如 OpenMoko, Neuros, OpenWrt, Embedded Linux 樂觀其成! 這是真正環保, 除了對 Software/Firmware 的 resue, 也是增加硬體 Reuse 機會!!

也許有一天我會當一個 Firmware 水電工, 專門幫人修改一下 FW, 就像有時我請水電工來家裏裝個水龍頭, 換個插座搬!!

我也希望像 FPGA 之類 programmable ASIC 的東西可以有技術上的突破, 可以更便宜, 更省電, 更快. 來讓 Open Source 的力量可以進入 ASIC design 的領域! 如此也可以讓半導體產品可以 resue! 某一塊電路壞了就 route 過去!!

另一個幻想是: 以後我們會不會出現半導體公司來從事維修 IC 的工作呢? 也許唯一的希望是: 費曼的奈米機器人, 可以來幫我們做這件事了!!

唔! 標題和最後講的好像扯太遠了, 又是一篇胡言亂語!!

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談談本期 商周客座總編輯-穆爾蒂

本期商業周刋 1020 期, 邀請印度矽谷之父穆爾蒂作為客座總編輯. 在讀完有關他的描述之後, 我只有一個想法:
這才是值得尊敬的企業家!!
相比之下, 台灣的台面上的企業家, 的確都被比了下去! 大部份只能稱之為商人. 而更等而下之, 就不必論了!!
其他很多高調的言論不用談, 那些都很偉大. 光是以下這段話:(簡錄)
----------------------------------------------------------------------
問: 傑克.威爾許在任內為了公司績效, 賣掉117個事業體,裁員18萬人, 如果面臨同樣的狀況, 你會採取同樣的手段嗎?
答:不! 如果我是他, 我不會採取同樣的方式,我會從高階主管先減薪 (我刪節掉他的親身作過的決策的例子) . 因為高階經人原本就有百萬美元的高薪, ....

我們要確保我們超越客戶的期望, 我們對員工非常公平...
-----------------------------------------------------------------------
注意一下 "對員工非常公平" 這句話! 因為這句話是從不曾存在台灣的公司高階經理人心中的!

舉某台灣前十五大電子公司為例, 公司每年也還有三塊多的 EPS, 只因為某事業群不是很賺錢(但是過去五年都曾為公司賺很多錢), 就開始用什麼 "台灣人員 vs 大陸直接生產人員" 相對於其他事業群比例太高等很粗糙的理由, 裁員, 遇缺不補, 分紅大砍, 什麼都來, 就是不會砍他自己的分紅和薪水, EPS 三元, 還挻好看的, 一定可以領不少! 反正只要看財務報表, 要下列的人劃押達成目標, 然後再駡駡人就好了. 這公司每年都辦工業設計比賽, 但在我看來, 宣傳意大於實質! 因為我從不覺得我們的研發流程中有加入這個流程! 甚至連基本的研發品質都無法確保, 在還沒有設計前, 先 Cost down 的結果, 每每造成產品品質的低落和量產的不順利, 最後再來喊喊 "品質要從 RD 做起"! 而低落的品質, 再好的工業設計有用嗎?

再參考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A0005/118981/web/#011
標題是: "員工分紅費用化, 電子業大加薪", 節錄如下:
-------------------------------------------------------------------------



  因應員工分紅費用化新制明上路,測試大廠京元電子今年起一口氣為高階主管加薪四成;中階主管加薪幅度平均也有5%的水準。面板大廠友達光電,4月悄悄全面調薪,漲幅從5%到10%不等;晶圓雙雄在例行的年度調薪外,推出不同的「留才、固才」措施。

電子產業財務主管坦承,電子業多.....


--------------------------------------------------------------------------
各位可以看到為什麼會有 M 型社會了吧!! 高階主管加薪四成, 中階主管 5%, 而沒有說出的是, 低階人員的薪水不加薪!! 原來高階人員除了本薪高之外, 還有分紅! 而中階人員給一點點聊勝於無! 低階人員, 沒有! 為什麼沒有分紅? 我們台灣的公司對於社會新鮮人有給比其它國家高的起薪嗎? 這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果沒有員工分紅費用化, 高階人員的收入更為可觀! 從以前新聞估計, 高階人員從股票分紅所得, 是他本薪的好幾倍以上, 還不是這則新聞的 40%! 所以一般媒體每次在喊 "XXX 企業平均每人幾百張股票", 大部份流進 M 的一邊去了, 所以我百分之百支持員工分紅費用化, 寧願國庫多一點收入, 雖然很多人說, 他們還是有很多辦法幫自己加薪!!

是高階人員薪水太低嗎? 據我估計, 台灣電子產業最高和最低薪資差(含股票, 分紅), 至少達 20 倍(以有經驗的基層研發人員), 甚至 100 倍都有可能! 合理嗎? 我不知道! 這需要商業周刋去探討, 我沒那個本事!! 但是以台灣的電子大廠而言, 和穆爾蒂所謂的百萬美金年薪也不會差太多吧! 可是 Cost down 產品完, Cost down 員工, 為的就是要讓公司盈餘好看, 好讓他名正言順領那百萬美金年薪! 然而, 以台北市今年 30 坪就開價一千萬的房價而言, 年薪百萬(台幣)也要不吃不喝 10 年! (雖然統計結果只有8.8 倍, 那是因為小套房盛行把總價拉下來! 小套房能住下一家四口嗎? 難怪台灣生育率一直降低), 對百萬美元年薪和 80 萬美元年薪的高階人員而言, 房子只是稍微 "貴" 一點的奢侈品, 而對中下階層而言, 即使你年薪百萬, 都是一輩子的重擔!! 更何況, 一般人都未必有百萬(台幣)年薪!

我一個朋友在台灣一個頗大的金控和壽險公司上班! 他說他們公司最近引進電子公司的績效評核制度! 請了顧問公司來診斷. 作出的結論之一是: 公司高階人員的薪水太低!! 難怪, M 型社會會來! 顧問公司要作生意, 也是要討好有決策權的高階經理人, 即使是國外的顧問公司也一樣!!

而國外大廠裁員, 普通都會給一筆相當不錯的遺散費, 遠比我們的勞基法規定的好多了! 可是我們國內的公司放棄了東方公司的人情味, 學到了國外的裁員, 卻學不到給優渥的遺散費, 頂多能按勞基法給就不錯了, 更多的是希望你 "自動離職"! 像最近我不少同事都是在得知股票分紅很差之後, 或是不調薪之後, 自動離職! 這是不是又是 "橘逾淮而為枳" 的另外一例?

再來說說我每期都有訂的商業周刋!
嚴格來說, 商周是可以獲得商業資訊的期刋, 我也的確從中獲得很多! 但也不是令人尊敬的期刋! 雖然它偶爾會策劃一些像 "大象男孩" 之類的社會關懷的專題, 但是基本上它沒有中心思想! 社會關懷的題目只是插花! 但能偶爾想到我覺得就該為它鼓鼓掌了! 它的致富秘訣每期都在變 這期說 "尊敬可以贏得財富", 下下期可能就來一個 "霸氣才能xxx", "創新才能 xxx", "堅守20年XX"! 而上期在製作明碁李焜燿的專輯, 竟然又和李一起把責任推給政府, 講一些鑽狗洞的話! 遠不如另一個周刋(忘了哪一個) 說: "錯了就是錯了, 不是大家錯就是對" "如果你也是這樣東找理由西找理由, 那和你駡的陳水扁有什麼不一樣?" 的確政府是不好, 但這是你做錯事的藉口嗎? 此外, 在電子時報中, 魏東陽先生的進言集: "滿城盡戴黃金甲 滿城盡戴黃金枷", 就中立客觀的多了! 你只看到政府對你不好一面, 你有看到你對股東與員工不好的一面嗎?

不過, 反正它也是要賺錢的雜誌, 而且每個星期要想出一些漂亮的標題, 實在也挺辛苦, 就不苛求了!! 況且, 媒體高層和公司高層之間還可能是好朋友! 我其實一直有一個想法, 如果把每期商周的標題羅列開來, 一定會有許多矛盾和有趣的地方! 如果它可以用用本期的標準來檢驗台灣的企業, 那就真是值得尊敬的雜誌了! 或是它能做另一個專題: 在十多年薪資停滯的情況下, 我們台灣的一千大一百大企業的高階經理人的實質薪資是否也停滯不前? 並探討其原因. 這也是很有意思的題目! 我一直想了解 M 型社會的一些比較明確的原因: 薪資差距? 內線? 投資理財? 各佔多少比例把大家拉開, 有什麼數據支持?

我相信難度很高. 但是不難, 又怎能做出值得尊敬的題目呢?

東拉西講, 亂想亂講, 大家都得罪了, 又是一篇胡言亂語!!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和 Logitech V270 配對記事

小白鍵盤和羅技 V270 的婚事真是讓我體驗到 bluetooth 各家不相容的痛苦!

話說從頭:
因為家裏原有 42 吋液晶電視! 我一直想要打造一台夢幻電腦, 目的和條件是:
1. 用來播放高畫質電影 -- 我不想從網路抓下來的影片還要轉來轉去才能在 DVD player 上看!! 光是 DVD 轉檔就已經花了我很多時間了, 以後高畫質影片還得了? 況且雖然 DVD player 不貴, 但總是多了一台
2. 因為我不想 maintain 太多台電腦, 所以要支援雙螢幕, 而且要能一邊看電視, 另外有人想打電腦可以打!
3. 效能要好
4. 要靜音!!
5. 要跑 Linux


話說, 在客廳用電腦, 你當然想在沙發上用, 於是你需要無線! 我原有 Logitech 的無線鍵盤鼠組. 可是我覺得滑鼠還好, 可是鍵盤距離遠了點就不太靈光!!
而且, 無線接收器被我女兒動來動去, 只要一不對準, 就收不到, 於是我想要買一個藍芽組!!

Survey 了很久, 國內賣藍芽鍵盤的不多, 最後好像只有 Apple 有! (其它一般賣場, 像 NOVA 真得不好找), 找一天到 101 Apple 店把它買下去了!
店員還特地告訴我: 如果用在 PC 上, 無法配對不可以退喔!! 看來有不少人買來用在 PC 上, 且有問題!!

另外又買了羅技 V270 bluetooth mouse!

先用我的 Sony VGN-T37TP notebook 試. 在我的 Sony VGN-T37P 上, 羅技的 V270 都可以動和小白無線都可以動!!

我去燦坤買了一個店員說和小白相容的 bluetooth dongle!

小白無線是 OK 了! 但是卻認不到 V270.

後來仔細看 V270 規格, 上面有寫 broadcom, Widcomm! 是什麼意思呢?
broadcom 是晶片比較好猜, 可是 Widcomm 是什麼呢? 最後才知道是是滿普遍的 Bluetooth 軟體! 這家公司已經被 broadcom 買下來了!

我看了一下燦坤賣的雜牌 bluetooth dongle, 是 CSR 晶片! 連找都找不到我的滑鼠!!

為了找 broadcom 晶片的 bluetooth dongle, 特地到燦坤內湖旗鑑店, 還是只有那個雜牌和另一個不知牌! 奇怪! 店這麼大怎麼多樣性反而變少了呢? 果然托辣斯壟斷對消費者而言,不是什麼好事!!

後來到光華商圈的順發, 款式多太多了,至少有十種, 我選了 Ultiva UB15!!

但這次 羅技 V270 bluetooth 滑鼠 OK 了, 反而小白出問題了!!

我足足花三個晚上到 12 點多才搞定, 而且還不知確切流程!!

在我的 T37TP, 用 XP 內建的 bluetooth stack, 會出現下列畫面
1. 搜尋裝置
2. 出現畫面:
是否需要密碼金鑰才能新增您的裝置?
* 為我選擇密碼金鑰
* 使用文件中的密碼金鑰
* 讓我選擇自己的密碼金鑰
* 不使用密碼金鑰
其中 * 是 radio 的選項. 我只要勾選 "使用文件中的密碼金鑰", 打上 "0000", 然後在小白鍵盤上也按 "0000" 按 Enter
就可以交換配對成功!!

可是在 Acer, UB15 使用 Widcomm 5.0+, 卻不會出現此畫面, 直接出現一個灰色的畫面, 無法輸入:
以下 case 和我很像:
http://www.neowin.net/forum/lofiversion/index.php/t285546.html
只不過我是中文!! 我無法輸入 PIN Code, 在小白鍵盤上按 "0000 Enter" 就出現錯誤畫面!!

裏面有好多奇怪的方法可以解決, 可是看來也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

以下是我覺得最可行的方式:
-----------
dongaspa,
Hello all.
I would like to thanks BeDammit for his brilliant solution.
I' ll add some extra information to help people flawless set up their Apple Bluetooth keyboard on Windows XP.
1. Press Win Start button, choose Run and then type regedit and press enter to access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2. Into the registry editor search for and select ->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Widcomm\BtConfig\General
3. Set the key 'PinCodeWord' to a decimal value of 1111
4. Set the key 'UseFixedPin' to a decimal value of 1
5. Then attempt pairing. When you get to the greyed PIN screen type 1111 using OTHER keyboard THAN Apple Bluetooth keyboard.
6. Press the Return key on the Apple keyboard.
7. Enjoy your nice Keyboard.
I think this one is the best solution cause you don't have to mess with windcomm driver version.
Thanks again BeDammit.
------------
還學到一個有用的小程式: autohotkey (http://www.autohotkey.com/) 可以認得 Mac 鍵盤的 Key
但是還是失敗!! 唉! Bluetooth 怎麼這麼麻煩呢?

後來又找到一個文章, 是用移花接木之計來讓 Windows XP SP2 內建的 BT stack 來認得它!!
話說我的 T37TP 可以用鍵盤, 就是用內建的, 我比對過兩者, 其實檔案的版本都一樣, 但是 Windows XP 的 BT stack 就是找不到 broadcom 2045
這個硬體, 而 BT stack 就有問答可以和鍵盤交換金鑰!!
0. 先移除 Widcomm
1. 到 "裝置管理員" 下, 找到 bluetooth device, 按右鍵 -> 內容 -> 詳細資料 -> 硬體識別碼, 可以找到
USB\Vid_0a5c&Pid_XXXX&Rev_0100
USB\Vid_0a5c&Pid_XXXX
記住 Pid_XXXX
2. 用編輯器 Edit
C:\Windows\inf\bth.inf
找到
Device section - Start

[Broadcom.NT.5.1]
找到 broadcom 2033
我是複製一份, 然後前面的名字改成 2045 , 和 PID 後面的數字代入前面的 XXXX
3. 重新安裝 Driver -> 從清單或特定位置安裝 -> 下一步 -> 不要蒐搜
你會看到改名後的 DRIVER, 安裝就是了!

安裝完了之後, Mac keyboard 是能動了, 可是換 V270 雖然連上了, 可是卻不能動了!!

這個方法失敗了, 剩下的方法就是去下載 widcomm 1.4.2 了, 在
http://www.moble01.com/topicdetail.php?f=121&t=98811&last=703886
標題為
[SonyErricsson手機教學]如何安裝Widcomm藍芽驅動程式(0)
下載其程式, 照著作, 可是連我的 UB15 也認不到!!

看來, broadcom 2045 UB15 的驅動程式是和最新版的 Widcomm 在一起了. 尤其是滑鼠部份!!

失望之餘, 我移除 widcomm 1.4.2 重新安裝 UB15 的 Widcom 5.xxxx, driver, 然後重複以上 dongaspa 的步驟,
我是複製一份, 然後前面的名字改成 2045 , 和 PID 後面的數字代入前面的 XXXX, 但是我多作了一個無意義的動作, 把
PinCode
隨便打個字串進去!! 此外,
PinCodeWord
是打進去 Hex 的 1111, 不是 decimal 的 1111!

然後就試著配對, 在原先的鍵盤或小白無線上亂打 "1111 Enter" 或 "0000 Enter", 反正也不知誰是誰, 忽然有一陣子連原先
配好的 V270 也不能動, 然後過一陣子, 神奇的事發生了: 居然螢幕上出現了配對成功的 V270 和小白! 我不敢置信, 試了一下,
能動, 再重新開機, 也 OK!!
此外, 在前面試用 widcomm 1.4.2 的過程中, 我用 msconfig 把 Microsoft 的 BT stack 關了, 同時
也把 inf/bth.inf bth.prf 都刪除了, 不知有無影響?
我也不敢重試, 先寫下來再說!!
----
後記:
後來不得以重試, 在多次測試下, 終於找到規則:
1. 先點 "Apple Wireless Keyboard", 再點 Yes 讓他出現輸入密碼的畫面
2. 將 keyboard 關掉重開
3. 在開之時, 在 PC 上的 Keyboard 上按 "0000", 在 Wireless Keyboard 上按 "1111", 也就是前面設的 PinCodeWord
兩者都先不要按 "Enter"
4. 將這兩者同時按 "Enter"
就成功了. 也許要多試幾次, 也許先把 V270 電源關掉!

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Qt 日記之一

約在兩年前我就想學 Qt! 理由有三:
1. 我想, 每天在 Driver 混, 都是用命令列, 總要學個 UI, 以後自己可以寫些小 tool 玩玩!
2. 在 GTK 和 Qt 中, 我選擇了 Qt! 理由很簡單. 其實我並不知這兩大系統誰好誰壞. 只是我寫了一輩子 C. 雖然為了讀懂 GOF 的 Design Patter 而把 C++ Primer 也看了大半, 但在 Embedded 這個行業, 至少在本公司, 要寫 C++ 的機會微乎其微! Qt 是我的理想選擇: 是一個完美地讓我學習 C++ 和 Design Patter 的範例! GTK 是用 C 來寫物件導向的經典! 奈何最缺的是時間, 只好捨棄了!
3. 本公司是作影像的! 如果沒有 GUI, 光看一堆數字實在太不人道! 如果可以, 我也想寫一個 linux 上的 scanner driver!

雖然捨棄了 GTK, 我還是在繁忙的工作壓力下擱置了 Qt 的學習!

最近偷閒再來, 也不知能否持續! Anyway, 作正事累的時候就偷閒玩一下也好!!

首先, 先嘗試安裝 open source 版的 Qt. 以往我成功安裝了 Linux 版, 但是 Win32 版因為環境不熟失敗. 這次希望能進步一點, 把 Win32 版也裝起來, 以下是我的步驟:

-------------------------------------------------------------
安裝 Qt4, 從官方網站下載 source tree 來 compile, 都是 4.2.3, 我是照 source tree 解開的根目錄中的 INSTALL 來裝的!
1. Windows 版本
問 Google MinGW 是什麼? 找到官網! 哇! 怎麼那麼多檔案? 沒有包好的嗎?
稍微找一下, 安裝也花了一些工夫!
先把 MinGW 和 MSYS 裝好, 在此不詳述! 開啟 MSYS 目錄中的 msys.bat, 出現一個 shell, 然後下
a) $ ./configure.exe

但是會出現 qmake 找不到的錯誤, 即使你在 PATH 中加入 C:/Qt/qmake 和 C:/Qt/bin 也一樣!! 最後我是手動把 C:/Qt/qmake/qmake.exe
複製到 C:/Qt/bin 中, 再下 configure, 就成功了!!

b). $ ./mingw32-make
-- 錯誤 --
cd tools\moc && c:/MinGW/bin/mingw32-make -f Makefile
/mingw/bin/sh: line 0: cd: toolsmoc: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我進去看 Qt/src/Makefile, 發現其實裏面的每一個 tools\moc 中間都有 \, 沒有相連的! 於是我想是不是 Linux 和 Win32 路徑的 "/" 和
"\" 相衝突的問題! (再加上 ming32-make)? 於是我把相關的 "\" 改成 "/", 果然就過關了! 可是只過一關下一個 Package 又有一樣的問題! 看來後面有無數同樣的關等著我, 我能一個一個去改嗎?

經過約三天的找尋, 學會了安裝 MinGW, MSYS, 乃至於 Dev C++ 全部都安裝並學了一遍. 最後終於在 Qt 官網上的
http://www.trolltech.com/developer/knowledgebase/707/?searchterm=mingw
主題為 Building Qt with MinGW fails, entry 707, 是一模一樣狀況!!

問題出在 MSYS 中的 sh.exe. 因為若它存在, 則會使用它而不用 Windows 的 shell, 而 sh.exe 不認得 Windows 路徑的 "\",
所以不用 msys.bat, 而是用 Windows 的 cmd, 路徑先設設好, 再到 C:\Qt\ 去執行 mingw32-make 即可
但是 sh.exe 不能 run, 則 MSYS 的 shell 就 run 不起來. 也就是說, 根本就不該用 MSYS 的 shell 來執行!

我把 sh.exe rename 成 sh.exe_, 然後用 WinXP 的 cmd 進入dos 模式, 後來就 make 成功了!!
稍後我想, Dev-Cpp 本身應該包的很完整, 其實不需要使用 MinGW 和 MSYS, 事實的確是如此!! 會發生這個問題, 是因為我裝了 MinGW 和 MSYS 在 Dev-C++ 之前的緣故!!


-- 錯誤 --
有一堆變數未定義, 或不認得

這也是因為我混裝了 MinGW, MSYS, 和 Dev-C++

我這次先 mingw-make clean 一次, 然後將原先指到 C:\MinGW\bin 的 path 改成 C:\Dev=Cpp 看看,
結果是 OK 了, 但是我看在 build 過程中用到超過 2 GB, 我清了一些程式才讓它完成! 看來我的 C 碟以後要放大的 16GB 比較保險!!

c) 打
$ mingw32-make install
d) 在 cmd 下, 下
$ qtdemo
隨便試幾個範例, 可以 run! 成功!!

試試 "C++ GUI Programming with QT4" 中的 hello world example:
$ qmake -project
$ qmake hello.pro
$ make
然後在下面有一個 debug 子目錄中的 hello.exe, 可以 run, Ye!

所以總結起來, 就是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3 步驟, 只是我找錯了 tool 而已!!

-- 如何清掉 build 過程中的 obj 檔呢? --
如果在 C:\ 中留這 2GB 多的暫存檔我不同意,
$ mingw32-make clean
就 OK 了. Qtdemo 也能 run,

-- Linux 版本 --
在 Debian 或 Ubuntu 都一樣順!!
./configure./make 都很順, 除了一樣有需要安裝 libx11-dev 套件之外, 在
./make install 出現錯誤:
/usr/bin/ld: cannot find -lXext
用 apt-cache search xext, 找到幾個,
aptitude install xlibs-dev

就 OK 了!!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My first try for the MySQL

想要為公司引進 bug tracking system. 本來想用 mantis, 可是看了看不知它的一些變數是什麼東西. 看來好像要有 PHP 或 MySQL 的基礎!! 想換一個容易安裝 trac, 可是看別人的評論聽說更麻煩!
想要放棄嘛, 又覺得這個很有用! 想說, 就一點一點作好了!!
以下是我根據 MySQL 5.1 Manual Online, 在 Debian sid 上的實驗,

1. 在 Debian 中到底需不要要執行 $ mysql_install_db? 看它的套件 postinst 中有用到這個 command,
但是我不知在哪個目錄? 因為它完全沒有問我!!
2. 上網查到在 /var/lib/mysql 下, 我把它刪除, 再刪除 mysql-server 套件再重裝, 也沒有重新建立?
但我看到在
/etc/mysql/my.conf
中, 有一行
datadir =/var/lib/mysql
就是這一行指定了 database 的位址!! 所以你執行
# mysql_install_db
無論在何處執行, 它都是建立了
/var/lib/mysql/mysql/*
3. 建立 database root user 的帳號和密碼! 和 Manual 不太一樣, 我按照 # mysql_install_db 執行後的說明!!
無法執行, 會出現
mysqladmin: connect to server at 'localhost' failed
error: 'Access denied for user 'root'@'localhost' (using password: NO)'
4. 看來 mysql 也沒有 run 起來, 在 manual 上直接打 mysql 就可以跑, 但在 Debian 要打:
/etc/init.d/mysql start
有 run 起來, 可是總是在後面帶了一行:
Starting MySQL database server: mysqld already running.
/usr/bin/mysqladmin: connect to server at 'localhost' failed
error: 'Access denied for user 'debian-sys-maint'@'localhost' (using password: YES)'
5. 看了一下 Manual 後面的常見問題,
a) 先檢查 port 對不對!
可用
# netstat -ln|grep mysql
在 Debian, 用
# ps aux|grep mysql
也可以看到它的參數!
我確定我是用 /var/run/mysqld/myslqd.sock
但是我用
# mysql -u root test --socket=/var/run/mysqld/mysqld.sock
仍然得到
ERROR 1045 (28000): Access denied for user 'root'@'localhost' (using password: NO)
我再重試 user 為 debian-sys_maint 也不行
b) 執行以下指令來建立 user
# mysql -u root mysql
錯誤訊息:
ERROR 1045 (28000): Access denied for user 'root'@'localhost' (using password: NO)
此錯誤和 Manual section 5.7.8. Causes of Access denied Errors 中下面的好像都不一樣!!
c) 我執行以下命令好像有效
# mysql -u root --password
它就要我輸入密碼, 然後進入一個 prompt
mysql >
6. 看來是進去了, 可是我無法執行
# mysqladmin version
# mysqladmin variables
這兩個指令!!
7. 有人說: 要把 /var/lib/mysql 以下的 owner 改成使用 sql 的人名, 但我改成 root 之後, 居然連
# /etc/init.d/mysql start
都失敗!!
要作別的事了, 下次待續!!

2007年5月2日 星期三

橘逾淮而為枳之胡言亂語

最近公司公佈去年考績, 我只被打了個及格分數! 而更多同事, 因不滿考績而離職!

我會不爽的原因在於: 我去年是有接計劃的!即使今年對於新計劃不怎麼 aggressive, 但是今年的計劃明年打, 不該影響去年的考績!! 況且, 加薪分紅都看考績!

撇開我和上面高層的恩怨不說! 據說這是因為新的績效制度. 比如說: 一個組識內只能有多少百分比是優, 多少是劣, 多少中間等等!!

不上不下的小主管位置, 要如何作呢?

我想, 對於考績分佈常態這個沒有人有意見!

但是你如何定義不同部門的考績呢? 如果一個部門每天都拼個 12 小時, 另一個部門正常上下班, 如何分配呢? 如果我下面的每個人都工作超過14小時, 六日又來加班, 我要如何對他們實施 "常態分佈" 的考評呢?

這樣的目的在激勵努力的員工, 分出好壞! 但是如果公司裏的好員工, 己經拼到一年到頭都加班半夜, 六日也來工作! 所謂不好的員工, 也只是能力稍差, 或是只是加班到晚上 9 點而己? 你要怎麼再激勵他們呢? 你只是間接要求他們要再加更多的班, 然後不要申請加班費, 否則你的分紅會很難看!!

你說要, 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使工作更有效率! 但是你把員工壓榨到這種境界, 他們哪有時間去充實自己, 提升自己的能力? 也只能學習公司的文化! 當然, 上面的人很自豪他的管理方式. 生存下來的, 也只會這一套!

可是你照上面的期望努力, 又獲得什麼 "豐厚" 呢? 還要看你的"產品"賣得好不好! 賣得好, 一個中階主管也不過百萬元上,最好最好不會超過兩百萬 ! 不好, 小於百萬!

現在的台北市, 年薪百萬, 扣掉吃穿, 買30坪的房子都要背貸款一輩子了! 難怪現代人不敢生小孩!! 生一個小孩年薪至少要增加 30 萬! 很多人可以應付, 是父母幫忙帶小孩, 或是付給褓姆. 所以, 很多家庭, 100 萬的年薪是付給 3 個人的勞力!!

你一年到頭加班, 拋家棄子, 犧牲健康的結果, 換來的是 "不一定會有的分紅", 和自己無法成長!

你說考績以結果論, 那結果不好, 大家都盡力了, 誰該負責呢? 是最基層的人嗎? 最高領導人還不是因為 "裁員減資" 得當, 照樣領他的分紅呢? 曾有一陣子, 台灣企業領導人還流行去參禪打坐或上教堂, 然後捐大筆的股票給宗教! 我想, 有錢又得福報, 中下階層連在另一個世界都輸在起跑點!! 他們最該捐錢給他們的員工! 即使最後稀釋到很少, 員工都會感激! 但我想, 所有老闆, 都不會這麼做!!

你說上面也是這樣努力, 他們健康都有問題! 是呀, 但是他們一年的所得超過你工作 10 年!

他們常常說, 他們以前多努力多努力!
我承認他們早年一定很努力! 但是,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企圖心, 因為他們在搭建自己的舞台! 現在他們享受自己的舞台!
但是, 舞台己經搭起來了! 大部份人只是抬轎的人而己! 這中間有沒有將來會坐轎? 有, 但是有幾個人可以坐轎? 不多吧. 而且在 "壓榨管理" 下, 員工成長有限, 沒辦法接受應付新的轉變, 最後還不是有一堆 "空降部隊" 來壓在上面?

近期商周引述某經濟學大師的話說: 當初資本主義的理想是希望大量生產, 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去作自己想作的事! 而想獲得更多的人去花他的時間, 智慧, 勞力去獲得更多!

但現實的狀況是: 想獲得很多的人, 拉著大家和他一樣努力. 結果 , 他獲得很多, 其他人卻過的更辛苦! 卻只獲得多一點點, 遠不足以補償他的付出! 這就是 M 型社會嗎?

上面最愛"數字管理"了. 反正花太多, 就砍預算, 管你人夠不夠! RD 相對生產線人比例太高, 就砍, 管你計劃難度如何? 沒有PE人員, 或素質不夠, RD 兼著作! 良率不高, 再實行什麼 XXXX 來從 RD 作起! 數字管理是高層不想花大腦解決問題的一個完美的藉口!

說句真實的笑話, 我們總經理還常常下令買一枝原子筆都要簽到他那邊! 也許台灣的總字輩的都是這樣!!

實在和我看書, 什麼傑克威爾許的作風差好多, 和他們上電視的那個樣子差好多!

我常說: 公司內 RD 的最高主管只到 Manager 而己! 再上去一堆處長, 協理, 副總, 總經理,,全是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技術的發展和他們無關! 一切只有 Marketing! 明年, 後年的技術在哪? 不重要! 重要的是今年要有案子! 想搞內部計劃, 可以, 但是沒有人, 也不給錢, 自己赤手空拳去做!

RD 如果要成功在公司內往上爬, 在 Managers 就好好把技術交下去, 專心搞管理, business, 反正到時技術成功, 你有功! 失敗, 沒有你的事! 再找個 RD manager 來就好了!!我們這個台灣前 20 大的科技公司的 RD 管理秘訣就在這裏!! 如果你還要管技術, 那你就慘了!

我常常在想, 這些管理方法原始立意都很好, 但是, 到了台灣就變了樣! 為什麼呢? 我也不得其解, 只得把上面亂七八糟的話稱為 "橘逾淮而為枳之胡言亂語"

佇 Linux 來看GPX 檔案

最近定定有戶外活動。使用𤆬路機 (GPS) 來記錄行過的路線。普通我記錄路線,攏是用手機仔抑是專門个𤆬路機,罕得用電腦來看。 毋過,"仙人拍鼓有時錯,跤步踏差啥人無"。有一擺我無細膩,袂記得共一擺活動的路線收煞起來,閣直接開始記錄下一擺的活動,按呢共幾落...